苏州医院边上有家“爱心厨房” 吃饭烧菜都免费

【导语】:苏州医院边上有家“爱心厨房” 吃饭烧菜都免费

  距离姑苏区双塔市集约10米的祖家桥16号,门上挂着一条与众不同的横幅——陈霞爱心营养厨房。不远处,是苏大附一院。每天中午和晚上,这里总会挤满做饭的人。虽然没有山珍海味,而且这里的人也互不相识,但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因治病而迁徙,从全国各地来苏州治疗血液病。这个“爱心厨房”开办五年来,一天都没有休息。

  昨天,“爱心厨房”创始方——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党支部联合双塔街道唐家巷社区党委、淮安市洪泽区水上百合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等,开展共建结对,并走访慰问部分血液病患者。“我们一定会把‘爱心厨房’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陈霞说。

  这里的人非常有爱心

  她一开始不信是真的

  昨天上午10时许,朱玉萍去菜场买了猪骨、鸡蛋、莴笋等,随后来到陈霞爱心营养厨房排队烧菜。她来自江苏宿迁,今年34岁的弟弟患有血液病,血小板减少,3月2日来到苏大附一院住院治疗。“这几天,我们一直住在旅馆里。为了给患病的弟弟增加些营养,一开始想在旅馆里加工些营养汤之类的,但没能如愿。”朱玉萍说,她后来就在附近和双塔市集边上打听,很多人推荐了陈霞爱心营养厨房。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现场打探。

  “陈霞爱心营养厨房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里的人非常热情,不仅让我每天来免费烧菜,还免费供应各类辅料和调味品。遇到我忙的时候,他们不仅帮我烧,还让我在这里免费吃饭。”一开始,朱玉萍完全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但随后几天的经历,让她相信这一切确实是真的。“苏州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地方。这几天,我弟弟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病情也稳定下来。医生说,我弟弟本周就可以出院了。”朱玉萍说,等到弟弟出院的时候,她准备专门再过来一下,“临别之际,说声感谢,这是最起码的。”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患者的家属也在现场,来自河南的李琴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女儿今年30岁,患有血液病——骨髓纤维化。2018年,她带着女儿来到苏大附一院看病,并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后来,女儿的病情稳定了下来,但还是需要定期看门诊。“女儿一开始住院的时候,我们吃住都不方便。当时,在病房里听了一些热心人的介绍,就到陈霞爱心营养厨房烧菜。”李琴说,这里的人不仅帮忙烧菜,患者和家属还把这里当作交流的场所。所以,女儿出院以后,她还是经常带女儿过来。“现在,女儿开朗多了,病情也稳定了。”

  为患者打造“爱心厨房”

  吃饭烧菜都是免费的

  “爱心厨房”的创办者是大陆成功移植台湾骨髓第一人陈霞。2000年9月,年仅20岁的陈霞被确诊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住进苏大附一院血液科病房。2001年6月13日,由台湾花莲的一位男青年为她捐献了救命骨髓。半年后,她身体完全康复。“重生”后的她回到苏州后,建立了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以帮助和服务白血病病人为主。“因为血液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对饮食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新鲜、卫生,同时对营养搭配的要求也很高。”联想到自己的特别经历,陈霞和她的母亲俞言凤渐渐有了创办“爱心厨房”的想法。

  2016年,给病友提供营养辅助、给家属提供临时做饭场所的“爱心厨房”应运而生。目前,“爱心厨房”由64岁的俞言凤负责。每天早晨6点多钟,她就要起床准备,并和几位义工去附近菜场买菜。“今天早晨,我们买了肉、青菜、豆腐、芦笋等8种菜,花了200多元。”俞言凤说,他们每天都要早点买菜,回来洗干净。“我们有个陈霞爱心站微信群,群里绝大多数是患者和家属。因为报名加入的人太多,现在已建到了第九个群。每天一大早,想要过来烧菜的人先在群里说一下,我们可以帮忙准备。”俞言凤介绍,通常情况下,患者家属买些鱼、肉等带过来自己烧,他们会提前准备好辅料等。如果患者家属不太会烧,他们还可以帮忙烧或是教对方烧。

  “‘爱心厨房’平均每天约20人次免费使用。另外,患者家属过来吃饭也是免费的,平均每天也有一二十人。”俞言凤说,“爱心厨房”每天的支出在500元左右,包括房租、水电、燃气、油、蔬菜等,都由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慈善基金支持。“我和陈霞商量过,‘爱心厨房’既然开出来,就要把它做好,而且一直开下去。”俞言凤说,如今已有很多热心人士关注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和“爱心厨房”,她们也会把它更好地开办下去。至于5年来“爱心厨房”服务过多少患者家庭,俞言凤说自己从来没算过。

  身体康复感恩苏州

  母子俩留苏做义工

  “爱心厨房”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仅仅依靠俞言凤一个人肯定不行。近年来,已有一些患者家属主动加盟,做起了义工。来自四川宜宾的刘桂容就是其中之一。四年前,我和我儿子向陈霞和她妈妈“提起想做义工的时候,她俩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也是非常开心,这一做就是4年。”刘桂容说。

  今年57岁的刘桂容与“爱心厨房”结缘,其实也是因为她儿子杨锦天在苏大附一院看病。“2017年,我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后来转至苏州看病。”刘桂容说,为儿子治病的时候,一开始他的精神很不好,全家人也处处觉得不适应。后来,她听说了“爱心厨房”的故事后,过去刚跟工作人员提起,对方马上答应,“都可以。”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永远地记住了苏州这个有爱心的城市。杨锦天的病治好后,刘桂容想到自己有一手烧菜的好手艺,于是就主动提出,想要留下来做义工,帮忙为患者及其家属烧菜。“一开始的前三年,我天天上班,全年无休。去年,大家都觉得我年纪渐渐大了,不能这么一直吃力地做下去,就让我每周休息一天。其实,我是非常愿意为大家做事的。”她乐呵呵地说。

  杨锦天也有和妈妈同样的想法。他生病前曾做过成都一所大学的外语老师,身体恢复得不错,很多人劝他回到成都开始新生活,但他还是决定留在苏州做义工。“苏州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想留下来报答它,帮助更多的患者补充营养,让他们少走弯路,多一份生的希望。”如今已是陈霞爱心义工队全国运营主管的杨锦天还会经常来到苏大附一院血液科病房外,不管见到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都会热心介绍,“我们是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的义工,有需要帮助的话,可以找我们的‘爱心厨房’。”


相关阅读:2021苏州个税年度汇正式启动

               苏州春季姑苏区免费景点推荐2021

微信搜索并关注姑苏网,对话框回复爱心厨房,即可获得爱心厨房相关推荐内容。
广告热线:0512-65301757 传真:0512-65291836 投诉咨询:0512-65291521 法律顾问:江苏悦孚律师事务所 汪萌之律师 李晓燕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05031257号 经营性ICP证: 苏B2-20140130号 苏网文〔2023〕5276-226号
版权所有:苏州互联印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4-2024 gusu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姑苏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jubao@gusuwang.com 举报电话:(0512) 653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