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双减’落地实施,还孩子美好童年。”
7月26日,苏州家长程英发了一条朋友圈。
程英口中的“期待”,指的是两天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
“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政策力度之大、措施之细、立意之深,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苏州的初中生们会全面迎来晚自习生活吗?看苏州记者第一时间深入采访了家长、学校等多方代表,一起聚焦“双减”新政。
目前苏州的初中学校
是否开设晚自习?
记者从多个学校了解到,目前苏州大部分直属学校都没有开设晚自习,但也有例外。
园区一所公办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心卢主任告诉记者,考虑到大部分学生住宿,因此学校一直都有晚自习。晚自习会安排老师值班,老师自愿报名是否愿意参与晚自习,然后学校进行排班,一般每位报名的老师每周会轮到一次值班。
除了要求住宿学生上晚自习外,走读学生是自愿参加,但绝大部分走读学生都会参加。“家长都非常乐意让孩子参加晚自习,因为在学校晚自习效率非常高,也不用家长费心盯着了。特别是住宿生,晚自习结束就让他们回寝室休息,能充分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
记者了解到,住宿生较多的学校,一般都会开设晚自习,这在苏州的国际学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城区一所国际学校中学部张主任告诉记者,学校从创立初期起,就面向全部年级提供晚托服务,也就是俗称的“晚自习”。最早这项服务仅面向寄宿学生,后来学校关注到更多家长的需求,也面向走读生提供晚托服务。
张主任介绍,目前学校初中晚托班的时间为晚上6点~8点,主要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每天的晚托班上,都有班级任课老师值班。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每周至少要值班一天。在晚托班上,老师会对孩子当天所学复习巩固,进行查漏补缺。而任课老师会更加了解孩子学习情况,辅导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还会在晚托班上提供免费的、针对性的补习服务。如果晚托班来不及,针对性的补习会在学生其他在校时间进行。
在张主任看来,“在晚托班上,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是应有之义。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秋季学期会开设晚自习?
苏州校长班主任们这么说
那在目前尚未开设晚自习的学校,校方在秋季学期会开始安排吗?
不少校长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接到教育部门的要求,秋季学期是否会开设晚自习,还是会等教育部门统一安排。
高新区直属公办的一所初中校长则明确表示,晚自习需要校方、学生、家长三者达成共识,还涉及到晚间学生的安全保障问题,秋季学期开学后会看具体情况而定。
与此同时,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园区直属初中的班主任史老师说,文件里提到的“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听起来是不错,但班主任是否能真正享受到这个制度呢?
“因为班主任的工作量本身就比任课老师多,如果再开设晚自习,就怕最后班主任既要全天在岗,又要晚自习值班……”
史老师还坦言,在她看来,有了晚自习,不止老师累,学生也会很累。
“我觉得初中生还是需要一些亲子时间和发展自己兴趣的时间,他们的生活里并不是应该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有了晚自习之后,他们在学校的时间大大拉长了。而且,效率高的同学和效率低的同学,差距也会拉大,有些效率低的小孩在学校里根本完成不了作业,回去还是要熬。”
高新区的一位初中班主任高老师则告诉看苏州记者,目前学校已经开始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学生有问题需要讲解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学校也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给学生减负、减少作业量。
在高老师看来, 如果真的开设晚自习,对于班主任来说差别倒是不大,因为不少班主任都习惯了“早到晚退”,只要能让学生进步,自己也可以做适当牺牲。
孩子该去上晚自习吗?
家长态度大不同!
针对是否支持开设晚自习,记者也和一些“家有初中生”的家长进行了交流。
全职妈妈衡女士的女儿今年读初二,虽然相对于双职工家庭,衡女士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辅导孩子,但还是希望学校能开设晚自习。
她解释道:“家庭的学习氛围和辅导的专业性肯定不及学校,就这两点足以让我把孩子送到晚托班。另外,学校老师相比较外面的培训机构,也更加了解孩子。”
但另一位加班族家长陆女士却有不同的意见。她的孩子马上读初一,在她看来,一旦开设晚自习,相当于孩子从早上七八点直到晚上八九点都在学校,家似乎仅仅成了个睡觉的地方。对于初中孩子,特别是新初一的孩子,每天要在学校里待这么长时间,压力会不会太大?
在陆女士看来,学习习惯好的孩子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都能自主学习,而且家长和孩子需要亲子时间。
“下了班、放了学,家长和孩子分享各自的一些,本身也是一种家庭氛围的营造。我始终觉得,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也不该让老师包揽家长对孩子应尽的教育义务和管理。”
所谓“双减政策”,目的是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那对于初中开设晚自习,你怎么看?
(应受访者要求程英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