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9万人成功申领“苏城码”

【导语】:735.9万人成功申领“苏城码”,苏城码最新消息


735.9万人成功申领“苏城码”


连日来,作为广大公众日常出行的重要凭证和防疫人员查验的主要依据,“苏城码”一经推出,便得到苏州市民的广泛支持。


截至3月1日18时,苏州已有735.9万人成功申领,“苏城码”已成为苏州开启发展“提速之门”,铸造防疫“无形之盾”,助力打赢“双胜利”的重要抓手。


在苏州各机关大院、银行网点、商场卖场、居民小区等场所,“苏城码+体温检测”的核验方式已越来越普及。


“苏城码”大大简化了人流放行、物流通行的程序,提升了防控措施的效率,加快了社会经济恢复秩序的速度。


可以说,“苏城码”的启用,打开了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之门”。据统计,截至3月1日18时,“苏城码”访问量累计达到5.83亿次,735.9万人成功申领。


“码”上管理助力疫情分级精准防控


疫情防控以来,各领域的科学技术汇聚起战“疫”硬核力量,其间,大数据技术更是可圈可点。

通过数据赋能,“苏城码”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出“数战数决”的有力支撑。


为确保“苏城码”相关工作有序开展,苏州市公安局成立“伪绿人数据核查战队”,开展“苏城码”申报信息核查工作。“苏城码”上线运行的第一天,便发现“伪绿人”391人。


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和返(来)苏人员主动“举手报告”,诚实申领“红码”“黄码”。“如实申报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家人和邻居的负责。”家住相城某小区的新市民小谷在获取黄色“苏城码”后,按规定主动居家观察。


可以看到,“苏城码”在全市的推广使用,不仅弥补了社会及社区疫情防控的短板,还为纵深推进全民战“疫”提供更加强劲的“助推器”。


“多重过滤规则”叠加“多种校验算法”

让“有形之卡”变“无形之盾”


绿码在手,安心出行。


随着返(来)苏人员越来越多、社会经济日趋正常,“苏城码”的申请使用量也在日益增加。这枚看似简单的二维码到底是如何保障市民健康出行和城市安全运行呢?


苏州市公安局牵头相关部门,制定出过滤规则和校验算法,让“苏城码”赋色校验体系更为完善,更能动态调整。


据介绍,过滤规则包括实名制验证、“红名单”多维过滤等,对个人申报信息进行数据碰撞、交叉验证,保证申请人能够获得相对应的色码。校验算法包括利用政务大数据、健康大数据等,在个人申请生成赋色码以后,还会对申报数据进行二次实名校验、“红名单”反向校验以及其他泛在感知数据校验,进一步校准申报人信息,确保对人员赋色的在线升降和人工干预,并能对谎报、瞒报人员进行纠偏、管控和追责。通过多达十道工序的过滤、校验,申请人才能准确拿到一个“苏城码”。这一切都基于苏州自主的政务云庞大计算集群在进行24小时计算和校验,大数据、云计算支撑着小小“苏城码”迸发出大力量。


目前,苏州市公安局仍在持续完善“苏城码”平台功能、运行机制和赋色规则,同时依托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全面深化人员进网入格闭环管理的九项任务,努力让系统更稳定、控人更精准、管理更高效。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新变化,全国高速公路主线、国省干道卡点的有序撤销,依托“苏城码”,苏州正全面提级“苏城码+网格化+铁脚板”社区防控模式,让“有形之卡”变为“无形之盾”,进一步扎牢坚固的城市防线,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双手硬”,确保赢得“双胜利”。



广告热线:0512-65301757 传真:0512-65291836 投诉咨询:0512-65291521 法律顾问:江苏悦孚律师事务所 汪萌之律师 李晓燕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05031257号 经营性ICP证: 苏B2-20140130号 苏网文〔2023〕5276-226号
版权所有:苏州互联印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4-2024 gusu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姑苏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jubao@gusuwang.com 举报电话:(0512) 653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