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开学时间确定啦!

【导语】:江苏省开学时间确定啦!,苏州各学校开学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自2020年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


其中,高三年级、初三年级3月30日开学;


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幼儿园,下同)其他学段、年级做好4月7日开学准备,具体开学工作经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


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具体开学时间经批准后由学校发布。


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地方和高校分期分批有序开学。


校外培训机构、婴幼儿照护机构恢复线下集中培训(照护)活动的时间在当地中小学全部开学后由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确定。



有关苏州各大学校的最新消息

大都已经发出了学生返校的通知


苏州大学关于学生返校的预通知

同学们:

昨天傍晚江苏省发布了全省学校开学时间的通知,江苏高校将以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工作。现就我校学生返校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校正根据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情况,确定返校时间报上级批准。一经批准,学校将第一时间通知大家,并给同学们预留充分的返校准备时间。在学校正式确定的返校时间前,请大家遵守现行规定,不得提前返校。

二、在同学们返校前,学校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包括防疫物资储备、环境消杀、返校工作预演和返校后防控措施等,以充足的准备迎接大家的归来,为大家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请同学们在返校前安心居家,继续做好在线学习、健康监测、行踪报告等工作,认真学习防护知识。返校途中请同学们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健康防护,确保旅途安全。

四、请疫情管控尚未解除地区的同学和仍在国外的留学生不要着急,继续遵守所在地防疫管控规定,不得返校。学校也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规划好大家的返校工作,妥善做好返校后的教学衔接。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待到师生相聚日,筑梦东吴会有时。期盼你们回家!

苏州大学

2020年3月22日



苏州中学

居家准备开学,如实填写申报:按照老师要求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调整身心,积极准备开学。配合学校如实填写《江苏省苏州中学健康申报卡》,如师生本人或家人从重点疫区国返苏,或与近期国外返苏人员有过密切接触,请务必及时上报,并主动自我隔离。


做好返校准备,加强途中防护:为保证师生顺利出行返校,请提前申领“苏城码”或“苏康码”,与《健康申报卡》一起提前一天上报,审核同意才能到校。外地师生尽量乘坐私家车返校,开学后如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

据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招生办主任王国红老师介绍,学校前期已经做好了各种防控准备,并举办了疫情防控演练,为开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接下来开学时间还有变化,学校将按照苏州市教育局的通知及时调整。”

以上时间如有变动,以后续通知为准



苏州工艺美院

学校开学时间“要根据自身准备情况按照错峰开学要求,汇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后才能确定。”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

据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招生办主任王国红老师介绍,学校前期已经做好了各种防控准备,并举办了疫情防控演练,为开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接下来开学时间还有变化,学校将按照苏州市教育局的通知及时调整。”


以上时间如有变动,以后续通知为准



苏州工艺美院

学校开学时间“要根据自身准备情况按照错峰开学要求,汇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后才能确定。”


给学生的建议:

调整身心 端正态度 加强沟通

1. 调整作息时间

这个超长寒假相信已经打乱了许多同学的生物钟,那么在临近开学的这段时间,需要逐步恢复到上学的作息,以便开学之后能更好适应。最好在开学前一周左右逐步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树立时间观念,训练早睡早起,在家作息时间尽量向学校作息时间靠拢,这样才能在开学后尽快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缩短不适应期。

2. 调整焦躁心态

随着全国陆陆续续开学,学生心态一定有所波动,会焦虑自己什么时候返校。这个时候,请大家放平心态,等候学校的通知,每日按照要求照常在网上上课,保证学业不落下,做好返校学习、测验的准备。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查漏补缺,整理自己的知识网。

3. 调整饮食结构

居家闭关的这段时间,每天被美食包围,平时运动量并不能消耗掉多余的热量,所以会有一部分同学出现发福的情况。在即将走向正常的这段时间,需要父母和同学们一起努力,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每日的营养摄入,避免出现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或者过度发胖等情况。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能够更快跟上学习的步伐。

4. 对学习用品进行归类整理

居家学习这段时间,有的同学养成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开学前要把手中电子产品等来个“刀枪入库”,上网课期间使用,结束学习就要收好,不要沉迷电子游戏等。收拾好这些东西之后,再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归类整理。

5. 端正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约束,进入寒假,放松自己。快开学了,要端正学习态度,从一些容易让自己静下来心的事情做起,逐渐收收心,比如听音乐、看看书、练字等等。

6. 制订学习计划

快开学了,自己要端正学习态度,走出网海,找回自己才对。自己要树立学习目标和自信心,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定出各科的标准,计划要针对实际,切实可行,不可高不可攀,束之高阁。

7. 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是也不能马虎大意,在寒假里养成的好的卫生习惯一定要坚持。提前跟老师沟通,了解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准备。

8. 经常与老师沟通健康情况

在特殊时期,按时上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保证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开学前,更要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出行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汇报。越要临近开学,疫情防控越是要打起精神。



给家长的建议:

心理支持、学业鼓励、生活照顾

成年人首先要保持乐观心情、正常的生活规律和严格的作息时间,给孩子做榜样,理解信任未成年孩子,不能简单限制、责怪、否定,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危机,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离开班集体课堂现场,受时空、网络、近视防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论哪种形式的在线教学,学生产生松弛感觉是自然的,学习效果出现差异是正常的,尤其那些容易着迷电子产品的学生,包括一些平时在校学习认真但缺乏自主能力的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家长在孩子复学后,要积极配合教师,帮助孩子查漏补缺,不掉队。怎样让孩子们尽快步入学校学习的正轨呢?
● 主动与学校保持密切合作。

返校复课在即,家长们应该主动和学校教师保持有效联系,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发挥学校集体教育和家庭个体学习的各自优势,以保证孩子学习好习惯的持续养成。
● 调整生物钟并加强运动。

因此在生理上,家长要主动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以及午间休息,调整孩子在家的生活节奏。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孩子在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唤醒孩子的身体机能,在返校前让孩子的生物钟跟上学校的节奏。身体机能跟上了,孩子们的适应就会更快更顺畅。
● 循序渐进调整心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足够的心理能量重新回归正常学校生活,家长们首先不要以爱孩子的名义制造焦虑,要引导孩子从权威渠道了解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孩子对病毒和疫情有清晰科学的认识。教会孩子正确做好各种防护,如科学戴口罩等;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带孩子逐步进入小区广场、菜场、超市等场所,消除孩子紧张、焦虑的心理。



给老师的建议:

阶梯递进、深度学习、补齐短板

 鉴于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开学回校后,备课组不急于上新课,通过小测试等方法检测知识掌握情况,要实施个性化的“零起点”教学,统筹安排分层阶梯式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与“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居家学习有效衔接。  

一是找到个性化的“关键”起点。

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各异,把握教学起点,老师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学生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学生网上学习疑难、关键性问题有哪些,为什么有这些问题等等,与学生一起找到他的“零起点”。
二是采用多样化的“滴灌”教学。

班级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可将学习新课与补学巩固讲解并行;对于两极分化的班级进行同伴互助式教学,班内统一教学与课后补学同时进行;对于班内学生知识掌握参差不齐的情况,可采取分层教学;对部分学习困难、注意力不易持久、独立性自觉性较弱而产生的新学困生,教师应给予特别辅导补教。
三是关注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

居家线上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新方式,但相对缺乏教师的监督和引导、同伴的互助和研讨,学生的各学科学习往往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情况,在过程探究、思考应用上存在不足。教师应依据学生情况指导学生明晰学科知识体系和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网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提前做好开学教学准备的同时,应通过与家人、朋友、同事、同行交流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便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开学。


大家都爱看
广告热线:0512-65301757 传真:0512-65291836 投诉咨询:0512-65291521 法律顾问:江苏悦孚律师事务所 汪萌之律师 李晓燕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05031257号 经营性ICP证: 苏B2-20140130号 苏网文〔2023〕5276-226号
版权所有:苏州互联印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4-2024 gusu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姑苏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jubao@gusuwang.com 举报电话:(0512) 653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