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宝宝出生后
晚60秒剪断脐带
可让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
进入新生儿体内
能预防孩子贫血
孩子终身受益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介于胎儿和母体之间,在维持胎儿生存与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
脐带 是连接胎儿与胎盘间的血管通道,一般是由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组成的,周围还包裹含水量丰富的华通胶组织。来自胎盘含氧量较高的血液经脐静脉进入胎儿循环中,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等营养支持,最终代谢产物经脐动脉进入胎盘与母血进行交换。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宝宝在出生后会立即剪断脐带。晚断脐就是宝宝出生后不是马上断脐,而是至少等待30-60秒,如果情况允许可以等脐带停止搏动时剪断脐带。
有人担心如果晚断脐会不会对新生儿有危害,会不会引起血液倒流?
实际上,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会继续搏动,胎盘与新生儿之间的血液循环仍旧存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肺部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肺内的液体被周围的组织吸收,肺泡充分张开,才会建立有效的呼吸。
胎儿从脐静脉获得的血氧分压约32-35mmHg,当血液经过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为宝宝提供氧气后,回流到胎盘再通过脐动脉流出血液的血氧分压是进一步降低的[1]。出生后,随着第一声啼哭,新生儿便建立了自己的肺循环,即学会了汲取空气中的氧气。这样血液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多,脐动脉的血氧分压就会逐渐增高,当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脐动脉就收缩自动关闭了,此时动脉搏动消失,实现了生理性的“结扎”。
所以即使不剪断不结扎脐带,脐血也不会一直流出,新生儿是安全的。有研究发现,新生儿的最初呼吸是没有供氧功能的,可能是因为肺内的液体并没有完全吸收,故晚断脐起到了代偿作用,让新生儿有时间去适应新的呼吸方式及新的生存模式。
延迟剪断脐带,能增加宝宝体内的血容量,在娩出后1min内胎盘可向新生儿灌注的血液达80ml,娩出后3min内可达100ml [2],此时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也会升高。一部分红细胞在宝宝出生后会被破环,但铁会保留在体内。铁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营养元素,和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脐带血中还富含造血干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的细胞或组织器官,故晚断脐可以算是另类的“干细胞移植治疗”[3]。
有研究数据证实,晚断脐降低了4个月大的纯母乳喂养婴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同时多数研究发现晚断脐并没有增加病理性黄疸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4]。
新生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要从以前由胎盘脐带获得氧气的方式转变为用肺呼吸。离开妈妈的子宫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外面的世界。在刚出生时,他们的肺内还有羊水,最开始的几次呼吸很可能无法吸入外界的氧气。此时来自脐带的带着氧气的血液就能派上用场了。
晚断脐是在脐带停止搏动后断脐,此时血管自动收缩关闭,脐带中的血流量减少,使得渗血较少,加快了脐带残端的干瘪收缩,残端无渗血渗液,降低了脐带残端感染的风险。同时,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可建立充足的免疫补偿,降低了败血症的发生率[5]。
早产儿各个器官发育都不成熟,还没获得足够的独立生存能力。推迟断脐时间能让早产儿获得更多的来自胎盘的血液以维系生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有研究表明,与立即断脐相比,延迟断脐减少了输血需要、降低了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湿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6-7]。
有部分研究发现晚断脐可能对新生儿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利。一瑞典团队对263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进行随访,他们发现晚断脐可使得4岁时的神经发育有所改善,儿童在成长方面表现更优,尤其是男孩的运动能力及社交能力[8]。但一项对4个月到4岁的婴儿的研究发现,在精细动作和群体适应能力评分较低的新生儿中,神经发育评分没有因断脐时间不同而有统计学差异。
晚断脐时,随着脐血的流失,胎盘残余血量减少,胎盘皱缩、体积减少,胎盘与子宫壁接触面积缩小,同时胎盘变软变薄阻力降低,收缩的子宫对胎盘的压力相对性增加,这样胎盘剥离的速度也就增加了,促进了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我国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中也建议延迟钳夹脐带。
新生儿出生后放于母亲身上,让宝宝和妈妈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待脐带搏动消失变白时再行断脐。
下面就一起来见证脐带在胎儿娩出后完成输血的神奇过程吧!
近几年苏大附一院妇产科也在陆续开展晚断脐,正式实行晚断脐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有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
晚断脐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风险小受益大的选择,这一观点已被国内外许多儿科医生接受。
在临床实践中到底要不要晚断脐还是应该由医生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