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昆曲简介

【导语】: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昆曲简介

昆区.jpg

保护单位: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省苏州苏剧团)

类  别:表演艺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戏剧(苏州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元末明初,昆山千灯顾坚“擅发南曲之奥”推动了昆山腔的流播。明代嘉靖年间,以太仓魏良辅为首的曲家群落对南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以“苏州-中州音”(即苏州官话)为选定的舞台语音,引进了北曲和先进的北曲乐理以及传统的声韵学说,改良了昆山腔。因其婉转流丽,又被别称为“水磨腔”。明代嘉靖末至隆庆初,昆山剧作家梁辰鱼依照昆曲音律填写了《浣纱记》传奇,把限于清唱的昆曲运用于舞台表演艺术。《浣纱记》的成功,标志了一个新的剧种——昆剧的诞生。随着职业戏班的流动,昆剧沿着运河北上南下,沿着长江西进东扩。明代万历末年,昆剧已进入北京。同时,也借机在全国各地落户,远至东北、云贵,很快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明末清初,昆剧名家辈出,杰作如林,开始了两个多世纪的昌盛。


  清代乾隆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昆曲只在民间曲社中一息尚存。1921年成立的昆剧传习所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新世纪以来,随着昆剧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剧得到了迅速复苏。特别是由台湾白先勇加盟,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合作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观众,演出始走出国门,在欧美、东亚诸国得到了广泛欢迎,成为我国古典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著名品牌。


昆剧已有6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由昆剧奠基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德国布莱希特体系,同被称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因而,中国昆剧艺术是人类艺术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曲剧本文字高雅,它直承了古典诗、词、赋、赞的文学传统,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剧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昆曲保持了中国古代戏曲的曲牌体体制,这在国内也属罕见。其曲律、腔律、套式、宫调以及伴奏,内蕴了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丰富讯息。中国戏剧成熟于宋元南戏和元曲(北杂剧),但南戏和杂剧已在明代渐次消亡。昆剧直接继承了宋元南戏和元代杂剧的戏曲舞台样式,同时创新了自身的艺术风格,完成了昆剧文学、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等各个领域的程式积累,奠定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基础。近代以降,昆剧已经衰落,然而昆剧数以千计的传奇剧本成了京剧和诸多地方戏曲改编演出的宝库;昆剧的表演程式也为其后出现的戏曲所大量移植。昆剧虚拟和大写意方式一统了中国地方戏曲的舞台呈现样式,造就了中国戏曲的总体风貌。可以说,昆曲之后中国数以百计的地方戏曲无不汲取了或仍在汲取昆曲的营养,昆剧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明代以后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昆剧留给我们的丰厚艺术遗产,已成为我国戏剧文化发展的重要学术研究对象。


  苏州昆曲的保护成就得到广泛的赞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盛赞苏州昆曲保护工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表率,是对世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贡献!”


相关阅读:2021苏州个税年度汇正式启动

               苏州春季姑苏区免费景点推荐2021

微信搜索并关注姑苏网,对话框回复昆曲,即可获得昆曲相关推荐内容。
广告热线:0512-65301757 传真:0512-65291836 投诉咨询:0512-65291521 法律顾问:江苏悦孚律师事务所 汪萌之律师 李晓燕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05031257号 经营性ICP证: 苏B2-20140130号 苏网文〔2023〕5276-226号
版权所有:苏州互联印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4-2024 gusu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姑苏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jubao@gusuwang.com 举报电话:(0512) 653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