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市文化研究中心)
类 别:民间文学
【导语】: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吴歌简介
保护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市文化研究中心)
类 别:民间文学
吴歌发源于江苏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下层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主要依靠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代代相袭,是带有浓厚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韵文,吴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魏晋南北朝时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将搜集到的吴歌编入了《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中,五言句式,多数是情歌,以《子夜歌》最具当时民歌的特点。明代,冯梦龙采录宋元到明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用吴方言记录,辑录成《山歌》、《挂枝儿》,以情歌为多。句式上发展为七言,清代是长篇叙事吴歌的成熟繁荣时期,经书商刊刻、文人传抄和民间艺人的口传,保存了大量长篇叙事吴歌。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了歌谣运动,编辑出版了《歌谣》周刊,《吴歌甲集》、《吴歌乙集》、《吴歌小史》。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吴歌得到了大量的搜集、整理、研究,特别是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挖掘,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的编纂出版,使大量的吴歌得到了抢救性的搜集和保存。进入二十一世纪,又编辑出版《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中国•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
吴歌是以民间口头演唱方式表演,口语化的演唱是其艺术表现的根本方式吴歌是徒歌,是在没有任何的乐器和伴奏情况下吟唱的,吴歌类型大致有:引歌(俗称“歌头”长篇叙事歌称“闹头”)、劳动歌、情歌、生活风俗仪式歌、儿歌、长篇叙事歌等。山歌起源于劳动,吴歌的音乐形式一般分为两大类:(1)短歌,第一类包括短小的山歌,俗称“四句头山歌”第二类包括时调小曲,第三类包括一部分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号子,(2)长篇叙事吴歌的音乐大体有采用短歌加以变化演唱。
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被誉为汉族民间叙事诗的重大发现。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有“卓越的发现,伟大的诗篇没”的题辞。随后又有《沈七哥》、《赵圣关》、《鲍六姐》、《卖盐商》、《孟姜女》等被相继发现,有的长篇叙事吴歌,有清末流行下来的少量抄本。
吴歌在我国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国民歌中一个独特的地方歌谣。吴歌对本土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独特的见证价值。吴歌的演唱内容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口碑文献,是研究吴文化历史传统、民风民俗和吴方言土语最有价值的资料。吴歌自古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为古体诗歌开一代诗风,吴歌的许多音乐曲调成为了戏曲创作激发灵感的源泉作用。吴歌对活形态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民俗研究独特见证价值和影响。吴歌到今天仍保持原生态的艺术形态,更能见证人类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痕迹,具有杰出的艺术见证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吴歌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和影响巨大,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中了解苏州风土人情的重要手段。
相关阅读:2021苏州个税年度汇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