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http://eimg.watertu.com/image/2995366/20210322/2995366_Y1rHol_1616382138447811.jpg)
除了对于面相的讲究与执念,苏州人对于吃面时的吃相也大有讲究。
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和浇头端上来,苏州人从来不是立马大口吃面、大口喝汤,而是永远以一副气定神闲、不紧不慢的样子端坐着,首先轻轻吹一吹面上氤氲冒出的热气,然后拿起小勺轻轻舀起一小口面汤,慢慢品尝头汤的鲜美。
随后用筷子拌松码的整整齐齐的面条,将面条与面条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再尝一尝面条的软硬是否可以。浇头一般直接当菜吃,卤汁倒入面汤中也别有一番风味。
没有人一股脑儿的吸溜着吃,苏州人永远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节奏。
这样温润软糯的苏州人,也是极爱好糯米的。一块块苏式点心,温柔地撑起了苏州人一年四季的甜蜜。
像这样正值秋高气爽的日子,一份荷花开尽之时的桂花糖藕,是每个苏州人关于秋天的记忆里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脆嫩多汁的莲藕拥有着像花瓣一样散开的孔隙,苏州人钟爱的糯米从此有了好的去处。香甜的桂花熬成酱汁,生糯米灌进清甜爽口的莲藕,这道独具秋意的美食就这样圆了苏州人嗜糯米的心。
桂花赤豆糊圆子又是另一份独得苏州人几十年钟爱的美食。一份热乎的赤豆糊圆子,既有赤豆的软糯清甜,又有糯米圆子的Q弹细腻,各种口感在舌尖碰撞,好似陷入了甜蜜的漩涡,关于童年的记忆就在这一瞬间全部涌上心头。
洁白晶莹,糯软润湿的猪油糕在外地人听起来好像有些黑暗,但对老苏州人来说,这都是满满当当的儿时回忆。
轻轻咬上一口,嘴边就沾上一圈油,油而不腻的猪油膏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老城的生命有长有短,但人的记忆却是永恒存在的。
一栋古老的建筑,一棵长了许久的古树,一份带着故事的美食,都有可能是老城记忆里的一个重要元素。
接连着临顿路与平江路的钮家巷,也是那众多的承载着老城记忆的元素之一。
与临顿路、平江路的游人如织不同,历史留给钮家巷的是繁华逝去,无数的故事沉淀于此,在这里随意走上一番,便是对一段历史的回溯。
状元宰相潘世恩的故居仍然屹立于巷口,古旧书店也从来少不了绝版的好书,若你多一些时间,来这里淘上一个下午,一定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苏州的老城区很旧很旧,旧到你一眼看去,可能会有些失落。略显陈旧的小巷从外观上就展示了它的底蕴深厚。这些掩埋在历史洪流中的幸存者,凭借着残留的印记,为你细细讲述苏州的故事。
这些闹中取静的巷子,永远都是长长的、窄窄的,巷子的上空永远都有错落伸出的晾衣杆。因江南多雨的天气,走在小巷里,一抬头永远都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巷子外面是繁华的闹市,巷子里面是最真实的生活空间,旧时的姑苏仿佛随着这些巷陌与市井逐渐浮现。
在如今这个千城一面的时代,苏州把古城区风貌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在老城区中,最高的点永远是北寺塔,临水而居的房屋仍能为你还原宋代的那块《平江图》碑刻。
在小编眼里,苏州是一座有韵味的城市,让你可以慢得了时光去欣赏这座城市;她的涵养给了你欣赏的理由;她的软糯与精致,大概是从心底里可以打动你的样子。
![](./images/wxgzs/xbtx3.png)
![](./images/wxgzs/xbtx1.png)
![](./images/wxgzs/evm.png)
![](http://eimg.watertu.com/news/day_210115/15744_ebb0acbdecc58afdc608WA1vol1XAm4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