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让所有隔离观察人员在生病后能得到及时救治,我市将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吴江区松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家医院确定为“黄码”定点医院,并确定7家转诊上级医院,负责急危重患者就诊。
“黄码”定点医院就诊人员包括: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人员以及“黄码”市民。随着疫情的发展,该人群数量在动态变化中。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位于工业园区唯亭镇盛街,是一家二级医院。作为“黄码”定点医院,这里不仅负责姑苏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吴中区、高新区隔离观察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还重点提供产科、儿科、血透等医疗服务。
之前,该院日门急诊量在1000人次左右,成为定点医院后,日门急诊量在150人次左右,主要以普通感冒、小外伤等为主。“目前医院医务人员全部在岗。”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院长朱卫民坚信,有了大家的全力以赴,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连夜行动严格分区
反复训练防护技能
昨天,记者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一道约两米高的绿色隔断网将门急诊大楼、住院部围起来,成为一个独立区域,就诊者就在这个区域内完成诊疗。站在隔断网前,记者看到,就医患者并不多,只有三四个人,即便在户外,也都保持一定距离。
13日晚,医院接到任务后,立即参照传染病医院要求进行改造,实现“三区两通道”。门急诊大楼、住院部设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患者和医务人员进出走不同通道。医护人员不回家,医院、酒店“两点一线”,实现闭环管理。全院职工严格落实院感防控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减少医院内感染。
“一方面要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另一方面,要防控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朱卫民深感责任重大。他说,以前看病直接穿白大褂,现在看病一定要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还要维护好秩序,患者不能聚集,相互要保持一定距离。据了解,医院分场次、多频次对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护专业培训,每名医务人员都要参加考试,进一步强化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为了让就诊者得到更好治疗,苏州市立医院妇产科、苏大附儿院儿科专家团队也赶来帮忙。
11个虎娃在这里出生
产妇从焦虑到点赞
“医院最开心也是最紧张的地方就是产科,已经有11个娃在这里出生。”朱卫民对20日两个孩子的出生记忆犹新。
20日上午,封控区一名孕妇出现腹痛,负压急救车将其送到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志艺得到消息后,立即组织团队,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快步来到病房,等待孕妇。检查后,周志艺发现就要生产,立即将其转至待产室。
该产妇姓叶,慌忙中随身衣物忘了带,想到一起来的老人不认字不会办手续,不免焦躁起来。周志艺立即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安排护士帮忙办理相关手续。“没事,我们就是一人家,有啥都会帮你办。”周志艺的温暖贴心话语让叶女士感动不已。
下午3点多,叶女士顺利生下一名男婴,3800克。而此时,为她接生的医护人员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湿。“6个小时,一口水都不敢喝,就怕耽误产妇生产。”当班护士说。
龙女士的宝宝也是20日出生,是个女娃。“生产前,我对这里医疗技术水平还有些担心,没想到大医院的专家都来了,还是‘多对一’服务。”龙女士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孩子生下后,助产士还陪在她身旁两个多小时,服务也非常细致。
周志艺介绍,接到指令后,市立医院本部妇产科、护理部18名医护人员立即赶来,紧急梳理就诊流程及收治流程,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如果后期孕产妇就诊数量增多,后备医疗队伍会随时赶来。”他说。
分时段血透减少交叉感染
儿科急诊得到专业治疗
最让朱卫民放不下的就是儿科急诊和血透患者,但在苏大附儿院和星湖医院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大家合力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19日下午,刚在星湖医院出生的一名男婴,出现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等症状。苏大附儿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展世宏仔细检查后,把孩子放进暖箱保暖,并给予吸氧气、抗感染、营养液维持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稳定。
19日晚,一名6岁“黄码”女孩突然出现了腹痛、发热等症状,被送至该院。当班医生经检查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必须立即手术。苏大附儿院大内科副主任朱灿红紧急启动绿色救治通道,由苏大附儿院专家为患儿进行急诊阑尾炎手术。经近一个小时奋战,手术成功。
据了解,苏大附儿院此次派出了内科、外科、麻醉科等30余名医护人员,此外,还从每个科室抽调了3名医生,组建了备用医疗团队,一旦需要,随时出发。
尿毒症患者需要每周进行血透才能维持生命,由于抵抗力相对较弱,患者最担心受感染。
“你们这里有密接,我不会被传染吧?”“我在原医院做血透报销比例很高,这里可以吗?”朱老伯六十出头,患有尿毒症,来自封控区。他刚到星湖医院,就向医护人员抛出一堆问题。但当走进血透室,他发现这里实行“分时段”管理,风险相对较高的密接、次密接人员被安排在晚上做血透治疗。
为了解决医保疑惑,星湖医院血透中心护士长柏艳还联系了医院财务科,并与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建立“黄码血透患者医保沟通群”,为朱老伯等血透患者答疑解惑。“往返都有120接送,很方便;医护人员全程都穿防护服,很安全;报销比例和原来一样,负担得起!”朱老伯血透过后,连连赞叹。